解決方案

產品涉及工業機器人、檢測儀器、焊接設備、試驗機等領域
機器人上下料方案
- 分類:解決方案
- 發布時間:2021-03-31 11:36:48
- 訪問量:0
概要:
詳情
一系簧檢測線技術方案書
一.項目整體需求
采用自動輸送線與機械手、試驗機、刻字機相配合的方式,完成各類產品的試驗、刻字及流轉的要求;
貨架區域及輸送線處上下料采用人工輔助,實現經濟小批量產品(≥6件)的快速上下料;
檢測模塊范圍內,作業人數不超過1人/班,需兼顧上下料的配送、不合格品的流轉及試驗產品狀態的監控。
在產品送入輸送線進行傳輸前人工對產品的條碼進行掃描,將產品信息錄入到軟件系統中,實現試驗數據的調取、存儲和可追溯性;
粘附試驗工裝、粘附試驗壓頭及剛度試驗壓頭要求進行集成設計,且具備通用性,實現設備能自動切換工裝,工裝能目前大部分主要產品的要求;
剛度試驗過程中產品鼓包等缺陷的觀測,在產品剛度試驗最大壓縮量時,設備自動拍照保存產品圖片,該圖片信息需與產品信息、試驗結果相關聯,并可在顯示屏隨時調取,批量查看;
要求在產品外套上,沿著圓弧面橫向刻字及縱向刻字功能,要求刻字位置自動找正定位,工件裝夾臺可實現360°旋轉;
剛度試驗結果信息自動生成二維碼,并在下料口對應產品流水號進行人工貼碼;
機械手通用夾具1套,夾持產品外徑范圍175-285mm,要求可快速開合,產品夾持后可翻轉180°,機械手夾持過程不可破壞產品結構;
安全防護:檢測線整線基礎顏色為米黃色,機械手顏色為機械手標準著色。各機臺應配備防護及限位保護功能,檢測模塊運行過程中應確保無危害人員及設備安全的因素存在;
軟件系統與TMT現有MES系統接口相通,試驗結果(包括檢測結果數據、粘附/剛度試驗曲線截圖、剛度試驗拍照圖像、粘附曲線打折率、位移保載時載荷的變化量等)可針對不同權限設有錄入、導出、共享等功能;
產品下線要求:對不合格品的處理應實現自動標識、隔離功能。
產能要求:本次招標設備分別實現300件/天的粘附、剛度及刻字產量;檢測模塊擴展后,可分別實現580件/天的粘附、剛度及刻字產量。
二、方案布局及方案描述
1.方案布局
以下是整體方案的布局圖


2.方案描述
根據上述項目需求,該自動化檢測線主要由機器人、輸送線、粘附及剛度試驗主機、刻字機及控制系統操作站組成。以機器人為位置核心,組成一條封閉式循環自動檢測線,方案結構布局說明如下:
人工負責進行試樣的流轉、上下料及掃描條形碼,系統會自動調取產品信息及試驗參數,按照產品上料順序分別啟用程序試驗;
輸送線部分主要負責軸箱簧的輸送,輔助人工上下料操作,以及配合機械手的抓取動作,輸送線分為:粘附上下料線體、剛度上下料線體、不合格品線體三部分,三條線體并排放置在機器人的一側,方便人員操作,有助于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。
每條線體均為上下兩層結構用于軸箱簧的上下料,其中不合格線體上下兩層分別做為粘附、剛度不合格品的傳送。
粘附試驗機配有自動伸縮工作臺,樣品的取放在試驗主機外側,節省工作臺升降時間,提高試驗機的工作效率;
粘附試驗工裝集成為工裝庫,將大部分主要產品的試驗工裝進行集成放置到工裝庫,通過機械手自動換取工裝,替代人工操作,提高工裝定位精度和工作效率;
粘附及剛度試驗機的試驗壓頭均采用通用集成設計,保證在不更換壓頭的同時能滿足所有產品的試驗要求;
刻字機采用氣動刻字方式,方便快捷??套謾C具備軸箱簧自動找正定位功能,同時工作臺可實現0°、90°、180°270°旋轉。
機械手部分主要配合輸送線、試驗機、刻字機以及完成軸箱簧及工裝的抓取和定位操作,采用一臺機械手對應多臺試驗/刻字設備,提升機械手的稼動率。
對檢測出的不合格品進入不合格輸送線后自動進行噴碼標識,剛度不合格品噴黃色,粘附不合格品噴紅色。
擁有自主知識產權,自主開發全部的測控系統及軟件,設計合理高效的自動檢測流程,具有功能完善的數據處理與上傳系統??蓾M足用戶個性化需求。整體管理軟件和試驗軟件一體化,實現檢測線各部分的檢測與綜合協調控制。
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